近日,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公示第十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组织申报的“李润刻纸技艺”经专家委员会评审、评审委员会研究,成功入选。
汶阳书院/大数据学院的李润同学作为“李润刻纸技艺”的传承人、非遗中心剪纸工坊主理人,在学校全方位保障支持下,在校期间获得手工技艺、传统文化知识、文化创意等各方面的成长,并积极带动我校学生参与非遗传承、多次参加“非遗进小学、进社区”等社会公益活动。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模块”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尤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工作。
以非遗传承培养时代新人。非遗研究中心作为区域文化研究机构,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实践实操”教学传习新模式,定期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注重与国家、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交流协作。截至目前,中心已开发泰山剪纸、泰山传拓、泰山水陆画、泰山木版年画、面塑等较为成熟的教学项目,开展非遗传习活动千余场,覆盖培养学生近2万人,培养以李润同学为代表的、具备广博文化视野的新时代校园非遗手艺人87人。
以文化空间浸润学生成长。学校全力构建文化空间,以“泰山非遗博物馆”为中心,建有非遗工坊、文化展厅等文化空间,形成“一馆一厅多工坊”、集“展览、观赏、传习、创造”于一体的非遗综合体验空间,实地使用场地近2700平。文化空间由师生共同管理、打造、运行,教师指导、学生运行的规范进一步加深了文化空间育人成效。
以非遗研究推动文化“双创”。中心通过开展田野调查、学术研究、理论教学、文创设计等活动,对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传承与研究,参加申请并立项了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路径研究——以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力影响力增强的路径为例》、2022年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泰山木版年画与美德山东建设研究》、2022年度泰安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泰山木版年画传承发展研究》、2023年度泰安市社会科学课题《泰山石敢当民俗信仰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等,在山东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
我校将以此次成功申报入选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契机,按保护计划履行保护单位的职责,深挖项目价值、拓宽非遗研究、创新传承方式,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