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著名科幻、武侠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内历史科幻代表人物燕垒生老师受邀做客欧宝登录app入口官网蓬莱科幻学院,于海右书院盲点靶场“蓬莱大讲堂”与泰科学子畅谈科幻、历史、武侠以及写作。
燕垒生老师来到泰科校园正是傍晚时分,吃过晚餐的同学正纷纷结伴前往各个书院,许多精彩纷呈的活动,此时正要开始。在可以容纳百人的盲点靶场就座,燕垒生老师首先感慨:自己上大学时是1988年,那时候根本没有这样好的条件,自己也没有想到过在大学里可以有这样的活动房间。今天一起做客泰科的,还有来自八光分的知名科幻编辑大步先生。大步先生曾在格林尼治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他表示在英国的学校里各类活动也不少,但因为兴趣问题自己参加的不多。今天的活动到场同学,都是因为兴趣和对科幻的喜爱而相聚在一起。
蓬莱科幻学院游者老师首先开场,介绍了科幻学院日常运营的情况以及“蓬莱大讲堂”、“艺托邦沙龙”等特色讲座。燕垒生老师就着话题,谈到自己学生时代想象不到未来会有专门的科幻学院,甚至想大量读到科幻作品,在过去也不是很容易的事。自己最早跟科幻结缘,是在1977年,那是叶永烈登载在少年科幻杂志上的一篇作品。当时这类作品的标签还是“科学小说”,还不叫“科幻小说”。而自从他接触到科幻不久,就很快变成了一个彻底的科幻迷。大步先生谈到自己的父母是石油系统的工程师,小时候并不反对他读小说,当他把家里的书都读完之后,就偶然接触到了科幻作品。当时在浙江有一个写作比赛,科幻征文的获奖作品结集出版。当这本书被他买回家后,自己的写作就总是不由自主地向科幻的方向跑。中学、大学这样一路读过来之后,自己已经是重度沉迷,毕业后也开始找科幻相关的工作,就这样与科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游者老师则表示自己是小时候跟父亲逛书报亭时,顺手给自己拿的一本《科幻世界》改变了人生轨迹。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不经意的选择就会对几十年后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游者老师从阅读的角度过渡到写作的角度,向燕垒老师生提问:“我们都知道您在科幻武侠方面有很精深的造诣,我特别想知道您最早是怎么确定自己这种风格的?因为一个作家风格的形成,它其实是一个漫长长期的过程,甚至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特点、有风格的作家,而一个有特点的作家其实是非常难得的。”
燕垒生老师谈到写作风格,以自己的新书《天启》为例,说它是一部纯正的武侠小说,但同时也是纯正的科幻小说。自己年少时阅读到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星球大战》,这部书比电影进入中国的时间还要早,那时看到一些原始的剧照,以及书里画的插图都是很忠实于电影的。燕垒生老师突然发觉手中的这本小说,跟以前看过的科幻完全不同。《星球大战》里面有一种“原力”,有的版本就翻译成“力”,很难解释它究竟是什么。但是当他用武侠的思维去解读,这其实就是一种武功“内力”。把“原力”和“内力”想象成完全是同类型的,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把科幻跟武侠相结合的途径。那时候,自己每天想的就是能写一个原本是外国的东西,但如果把中国的元素结合进来,是不是也可以非常有意思?燕垒生老师表示自己本身也写过一些武侠小说,在20世纪初,中国原创武侠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在《今古传奇》创刊号上发表作品,所以写武侠本身也不属于门外汉。后来,燕垒生觉得自己比别人应该是有一点优势,扬长避短写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就会比别人更有成功的机会。
游者老师谈到,燕垒生老师的作品往往是以明朝为核心,打造一个架空历史,或者可谓“大明朋克”的世界观。燕垒生谈及原因,说他一直觉得明朝是一个很有趣的朝代。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跟西方全面接触、关系又特别好的时代。我们现在很难想象,如果有欧洲人为了中国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事情大概只有白求恩、柯棣华这些国际主义战士做得出来。但实际上,明朝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这一类人了。而且在明朝出现了一边做官,一边研究技术的人,比如徐光启。还有孙元化,他和葡萄牙人在登州练兵时,与以往练兵不同,他想要训练出一支现代化的火枪部队。登州兵变后,孙元化没有被杀掉,而是绑了起来,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火器送到了努尔哈赤那边去。这个事件导致了后金拥有了可以跟大明对抗的热武器。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件很科幻的事,因为当时的葡萄牙教官们都奋起抗争,为大明而捐躯了。他们可以说是最早的国际主义战士。如果孙元化最终成功了,那么历史就很有可能改写。可惜历史并没有如果,它在那时候拐了一个弯,转向了另外的方向。
燕垒生老师说,历史没有假设,但是自己常常在想,能不能以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自己翻了很多的历史书,既想要写出充满侠义的故事,又想要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在探索中花了不少时间。明朝发生过一些特别有科幻意味的事情,比如万户火箭的传说。万户火箭这件事实际上在中国古籍里面是没有记载的,而且“万户”这个官职是元代的,明代是没有“万户”的。但是这件事国际上也很认可,甚至月球表面还有一座“万户环形山”。燕垒生老师也曾经把它改编成一个小说。另一件有趣的事就是王恭厂大爆炸,这起爆炸的规模非常大,据说伤亡大概2万多人。明朝的火药还很原始,并不应该有这样的破坏力,所以这次爆炸到底是怎么回事,至今都还没有任何定论。他以此为蓝本,创作了一部小说叫《天雷无妄》,发表在《科幻世界》上,拿到了读者提名奖。所以说燕垒生老师认为自己最开始的创作就是纯正的武侠,只是后来想到,如果引入科幻内容会更有趣一些。
游者老师谈到,如果把武侠的风格延伸到未来去,是不是在架空的世界中依然可以称之为武侠精神?比如《黑客帝国》中也有许多酷炫的科技、机甲、战斗机群等等,但是最后还是以功夫对决来搞定最后的boss。燕垒生老师表示《黑客帝国》电影当时本身就使用了来自中国香港的武术指导,而且本来准备邀请李连杰加盟,因为薪资问题最后选择了邹兆龙。所以《黑客帝国》的本源就是武侠,而且是纯正的香港武侠片一脉传承的电影。把武侠放到未来,他觉得依然成立。就好比之前谈到的《星球大战》,其实是科幻与日式武术的结合,甚至还加入了一些香港动作设计。武侠本身就是通过人体的潜能激发来达到一种匪夷所思的效果,从这一点上来看,它完全符合科幻的定义。
“武侠小说就是一种广义的科幻小说。”燕垒生表示,“科幻跟武侠结合,实际上本身就是水乳交融的天生一对。”
谈到燕垒生老师创作的世界观,游者老师表示这种奇异的武侠世界令人联想到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后者是将中东的世界观放到未来去,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虽然是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学等等的巨大世界观,但使用了“力场”加以限制,强行营造出一种“低武”的世界。一切热核武器、激光武器等在这个世界都无法使用,最终国家与国家的较量还是要回到肉搏战中。这一切跟燕垒生老师的科幻武侠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步先生不愿意将这两者相提并论,他认为《沙丘》的世界观虽然大,但实际上是宇宙背景下的宫廷权谋故事。燕垒生老师则认为,《沙丘》是一个很经典的IP,自己在几十年前就玩过以此为蓝本制作的游戏。燕垒生本人并不抗拒将现有的以明朝为背景的架空历史继续拓展,也许有朝一日也可以形成像《沙丘》这样庞大的世界观。他谈到自己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一只饼干桶,那上面有许多敦煌、飞天的元素。从幼年的潜意识中,这充满了东方幻想元素的小铁桶,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好东西。那时候自己的手指头比较小,没有力气,打不开这神奇的铁桶,但是自己从未停止幻想那里面装着的美好的事物。在未来,他希望自己能慢慢构思出一个“大幻想世界”,它的背景设定将是一致的,会生发出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但这注定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讲座的最后,燕垒生老师寄语同学:“对喜欢写作的朋友来说,我总是感觉到特别的欣慰。我在税务局工作了整整30年,因为公务员的基数比较大,所以我去年提前退休了。现在我就是想实现心里的梦想。我从小学写作文写理想,都是说将来想当一个作家。虽然到现在还在实现的目标过程中,但是我想我还是能实现的。我也希望大家不懈努力,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下面是互动环节,同学们和燕垒生老师交流的节选:
同学甲:“您说武侠和科幻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它,就是所谓的临界点?”
燕垒生:“其实我们可以从游者老师刚才说的《黑客帝国》里得到启发,他动作很夸张,能躲子弹,这就是一个完全的武侠。再比如《星球大战》的光剑,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激光。如果是真的激光,一秒钟30万公里出去了,怎么能用来格挡?写故事,你首先要能自圆其说,然后随性发挥就可以了,最后可能还要看你具体的故事设计是什么样的。”
同学乙:“现在ChatGPT很火,想听老师对于ChatGPT与科幻的理解?”
燕垒生:“最开始的时候,我试了一下ChatGPT,后来又用了用文心一言。我认为它目前是炒得火热,但实际上还是数据的堆砌。目前的人工智能其实还是假的,谈不上是真正的智能,只不过是从海量的数据里生成出来的结果。也许在有生之年,我们能够看到真正的人工智能的诞生。”
同学丙:“最近的科幻热您是如何看待的?它对科幻创作或研究,是否形成了压力?”
燕垒生:“科幻很热吗?我不觉得,我始终觉得科幻还是属于很小众的一个状态。大概是在1977年时,第一次全国最佳短篇小说评选,童恩正先生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入选了名单,只不过是最后一名。但实际上读者投票里,他是第一名。这说明了科幻小说在当时有多么地受大众欢迎。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科幻一直在走下坡路。科幻杂志一度只剩下了《科幻世界》和《科幻大王》,直到近些年才有所好转。现在年轻人喜欢科幻,喜欢读书,也许有一天科幻会真正热起来。比起目前短期的热度,我希望科幻能够长久不衰,能够成熟地发展,永远地发展下去!”
供稿:蓬莱科幻学院
采写: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