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app官网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欧宝app官网app  >  正文

双师课堂|《流浪地球2》:中式科幻美学中的视觉呈现

时间:2023-06-07 15:45:35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电影《流浪地球2》自2023年春节档上映以来,就收获了超高的票房和口碑。当我们走出影院的那一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流浪地球”这个具有科幻史诗般浪漫的概念设定,还是那段让我们“大饱眼福”的太空电梯特效,又或者是衍生出对于数字生命探讨的那句“没有人的文明,将毫无意义”。《流浪地球2》又一次将中国科幻电影推至高潮。

6月6日,电影评论中心乔丹雯老师在必修课《从小说到电影》课堂上邀请蓬莱科幻学院的徐进贤老师共同为2022级法学专升本同学展开一次特别的双师授课。两位老师分别从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视觉建构与“家”文化的概念和同学们展开讨论,并通过现场作画的方式让学生更接近艺术创作,为同学们赏析评论电影带来新的观点和视角。

一、《流浪地球2》的视觉建构

乔老师首先对于《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整体的视觉元素做了简要概述。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来说,流浪地球系列其实很特殊,具有开创性影响,在《流浪地球2》的制作手记中提到了流浪地球是一种偏向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甚至借鉴了苏联的重工业风格,主要是由于我国建国初期的重工业基本来源于苏联的帮助,所以大家对那个时代的印象,苏联的工业美学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在这里,乔老师提出了一个疑问:《流浪地球》系列中现实主义风格创作是否具有必然性?或者说是什么条件造就了这种现实主义风格?

接下来徐老师展开了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首先是对于“软科幻”和“硬科幻”概念的设定,硬科幻设计理念是建立在现实结构基础上的设计,而软科幻的设计者并不是把重点放在结构是否合理上,是否能反映出所设计物体背后的文化符号。不同于电影《银翼杀手》中注重未来感的设计,《流浪地球》系列设计为了让观众不会产生与现实的割裂感而采用了具有现实感的苏联重工业设计。

接着乔老师以《球1》中的地下城设计与《球2》中图恒宇潜入水下连接全球互联网一段,提到科幻电影视觉设计的故事性与温度感,对比电影《Her》,是否《流浪地球》系列中道具或者是服装设计还有没有脱离其原本所特定的功能性而做到跟演员跟故事能够有很好的链接,中国的科幻电影在后续发展的过程中是否会注意到这种“故事感、温度感”的塑造。随后,徐老师以近期上映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的设计为例,讲述其设计的故事性内涵,其次,徐老师以游戏《黑神话·悟空》为例谈到美术设计的“世界观”建构,同时以电影《功夫熊猫》为例谈到了美术设计中的文化输出问题,同时《球2》中的“门型机器人”是一个具有中国符号的文化输出设计。

二、《流浪地球2》之“家”文化概念

这一套现实主义的美学设计,核心目的还是为了电影的主旨服务,而这个主旨就是“家”。

来自法学专升本2班的张现义同学从《球2》中具体的服装设计、道具以及场景设计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道具设计中能够帮助实现远距离搬运和无间断巡检的“机器狗笨笨”,不仅是完成任务的忠诚助手,其中还蕴藏着设计者对于“家”文化的解读。场景设计中被淹没的水下北京城市,老旧的链家广告牌,墙上张贴的卖房广告等细节,反映出了设计者对于生活细节的捕捉和家的理解。

随后,徐老师以《流浪地球2》中“门框机器人”的设计为例,从独特的视角阐述了这种具有中国符号的文化设计概念。电影《流浪地球》系列中对于“家”的定义传递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内核,几千年来农耕文明的面朝黄土背朝天,陆地文明的内敛,关注更多的是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家人们。“家”是你失意时所依靠的温暖港湾,而“门框”则是当你回家后第一眼所看到的。《流浪地球2》将硬科幻设计与象征家的“门框”符号结合,呈现了一种有温度感的设计。随后,徐老师通过范画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了他对于“门框”的设计理解——将门框符号化,将春联、卷帘门等设计元素融入进了他的设计中。

最后,是小组自由设计和讨论流程。小组创作题目是:回想自己家里的门框,你能产生怎样的科幻想象?以你家的门框为例,能否创作一幅科幻作品,你可以将任何元素附着在你的作品里。面对这种新的形式,同学们激烈的展开讨论与联想,有的同学将“饮食元素”变换成了门框设计,还有同学将“啤酒瓶”元素附着在自己的设计里。课后,学生纷纷表示双师授课的形式很新颖,整个课程从另外一种更专业的角度了解了电影,从宏观走向微观,丰富了自己理解电影的维度与思考。


电影评论中心供稿